托举百姓幸福梦——2017年地区就业惠民工作回眸 |
|
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纺织企业正在培训产业工人。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任红芳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就业创业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群众生存发展的首要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去年,地区完成村级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站建设1213个,建成地、县、乡、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全地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44万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7.2万人(次),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创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增动力 筑牢就业脱贫根基 建在家门口的企业,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既方便顾家,又能挣钱养家,这让沙雅县托依堡勒迪镇英巴格村村民热依木·优日达西深有体会。以前,他一家5口人只有4亩地,主要靠低保和打零工维持生活。去年8月底,通过村委会劳动力转移就业,他和儿子一起到县城纺织企业上班,两个人三个多月的工资就为家里添置了牛羊。妻子在家发展养殖业,日子越过越好,对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 稳定就业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去年,地区把就业扶贫作为就业创业工作的首要任务,13家单位联合制定了《阿克苏地区就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就业扶贫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方法步骤、时间节点及相关工作要求,合力实施“四个一批”就业脱贫计划,即组织企业就业一批、引导灵活就业一批、鼓励自主创业一批、实施援助就业一批。组织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培训等系列帮扶活动,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15209人,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同时,全面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让贫困户参与创业、加强自我“造血”功能,是实现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结合乡村生产生活需求,引导贫苦困难家庭劳动力发展小餐桌、小商店、小地摊等短平快项目增加家庭收入。运用扶贫再贷款优先支持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发展的企业及家庭农场、 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经济主体,运用创业担保贷款,引导贫困家庭劳动力以家庭作坊、种植承包、农户基地等方式融入上述企业、合作社等方式,实现创业和自主就业,增加收入。截至目前,全地区贫困家庭实现创业998人。 抓培训 提升能力强化保障 “我现在能当一名电工,要感谢去年政府开展技能培训,让我学到了技术,拿到了电工技能证书。”1月7日,说起现在的工作,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农民吾苏尔·阿吾提说。 一直在家种地的吾苏尔·阿吾提看到村里的人纷纷外出打工挣钱也动了心。可他一无技术,二无特长,很是迷茫。去年年初,听说政府组织农民工免费技能培训后,他赶紧报了名。 提高就业质量,关键在于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去年,地区紧紧围绕“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保稳定、以稳定促和谐”这一主题,不断整合公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实训能力,创新工作模式,着力形成“公办院校、企业自主培训为主,民办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职业培训格局,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7.2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4.2%。 同时,着力推进“五个集中”良性模式,即集中开班、集中检查、集中鉴定、集中就业、集中补贴,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提高培训质量,着力打造“培训、鉴定、就业、补贴”一条龙服务机制。坚持以劳动者就业为目标,建立职业培训报备制、实名登记制,以“三定”培训为抓手,切实做到“报备一期、审批一期、培训一期、鉴定一期、就业一期、补贴一期”,采取企业自主培训、校企合作培训,逐步提升劳动者职业培训后的就业率,培育了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形成培养一个致富人带动一批人致富的氛围。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技能”培训模式,将技能培训与国家通用语言培训进行捆绑,国家通用语言培训与技能培训交叉进行,同时将观念转变、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民族团结等内容纳入培训课程,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力争实现“培训一人、合格一人、就业一人”。 强措施 实现培养一人就业一人 日前,在阿克苏优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18岁的阿依吐热木·艾依买尔正在生产线上工作。去年7月,她完成了理论知识学习后到企业跟岗实习,经过几个月的实习后,她已经能够独自完成作业。 阿依吐热木·艾依买尔是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工程系纺织专业的学生,也是一名“两后生”。她说,在企业实习,不仅有工资拿,还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非常有用,争取毕业后到企业上班。 近年来,地区将“两后生”就业工作作为保障民生、联系民心的重要抓手和纽带。结合发展新型工业化人力资源培养,着眼各族青少年成长成才,通过深入调研,全面分析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培训意愿,有针对性开展培训,极大地促进了“两后生”就业,拓宽了贫困家庭增收致富的渠道,累计注册“两后生”3.3万余人,毕业1.3万余人,往届学员稳定实习率、就业率均为90%以上,实现了“培养一人,就业一人,带动一批,稳定一片”的目标。 同时,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应届高校毕业生实名报到就业率92.83%;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活动,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精准帮扶、托底安置,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619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